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761/R
邮发代号: 28-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378
- 国内刊号:32-1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不同液体预输注联合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对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观察预输注不同种类液体联合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对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0ml组(H组)和乳酸钠林格注射液1000ml组(R组).麻醉前进行液体预输注.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均立即静脉泵注盐酸去氧肾上腺素0.5μg·kg-1·min-1,取出胎儿后停止输注.记录产妇入室后(T0)、注药后3m......
作者:徐桂萍;斯坎带尔·吾守尔;阿里木江·司马义 刊期: 2018- 04
-
剖宫产术前碳水化合物负荷对术中胰岛素抵抗和新生儿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评价剖宫产产妇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的舒适性及对术中胰岛素抵抗和新生儿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40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碳水化合物组(CHO组)和安慰剂组(P组),每组20例.两组产妇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禁食、禁饮.CHO组术前2h口服300ml碳水化合物饮品(每100ml饮品含14.1g碳水化合物),P组术前2h口服等量蒸馏水.于负荷2h(饮用碳水化合物或蒸馏水2h)后和胎儿......
作者:赵知励;史媛;于泳浩 刊期: 2018- 04
-
妊娠合并脑血管病患者临床分析和麻醉处理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妊娠合并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麻醉管理和治疗转归等.结果妊娠期合并脑血管病患者共30例,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5例,包括脑梗死3例、静脉窦血栓2例;出血性脑血管病25例,病变类型包括烟雾病4例、子痫前期1例、动脉瘤4例、动静脉畸形13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剖宫产前神经外科手术治疗5例,剖宫产同期紧急神经外科治疗4例,剖宫产后神......
作者:曾敏;闫婧;董佳;刘晓媛;王联杰;彭宇明;韩如泉 刊期: 2018- 04
-
小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高原地区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小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高原地区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高原地区产妇100例,足月、初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娩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于宫口开到3cm时蛛网膜下腔给予0.1%罗哌卡因3mg,继而硬膜外腔置管接患者自控镇痛泵,胎儿娩出后2h拔除镇痛泵.B组不接受分娩镇痛.分别记录麻醉前(T0)和麻醉后5min(T1)、10min(T2......
作者:张海盛;姚泽宇;白志强;张利亮;来晓春;熊成龙 刊期: 2018- 04
-
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所需罗哌卡因半数有效量和95%有效量的研究
目的研究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行剖宫产术时蛛网膜下腔使用罗哌卡因的ED50和95%有效量(95%effectivedose,ED95).方法250例行择期剖宫产术重度子痫前期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双盲分为5组(每组50例),分别鞘内注射0.5%重比重罗哌卡因7.5、10.0、12.5、15.0、17.5mg.麻醉效果不好则硬膜外追加罗哌卡因.根据结果计算罗哌卡因的ED50和ED95.记录罗哌卡因、去氧肾......
作者:沈洁;颜洁;沈晓凤 刊期: 2018- 04
-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30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每组50例):曲马多200.0μg·kg-1·h-1组(T组)、布托啡诺3.0μg·kg-1·h-1组(B1组)、布托啡诺3.5μg·kg-1·h-1组(B2组)、布托啡诺4.0μg·kg-1·h-1组(B3组)、布托啡诺4.5μg·kg-1·h-1组(B4组)、......
作者:毛毛;李彩娟;沈晓凤;徐世琴 刊期: 2018- 04
-
闭环反馈自动给药分娩镇痛泵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闭环反馈自动给药分娩镇痛泵(简称智能自控镇痛泵)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智能自控镇痛泵组(I组)和传统自控镇痛泵组(T组),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首剂量给予0.1%罗哌卡因+0.5mg/L舒芬太尼混合液12ml,镇痛起效后,I组和T组分别应用智能自控镇痛泵和传统自控镇痛泵进行分娩镇痛.两种自......
作者:白云波;徐铭军;车向明;赵国胜;韩斌 刊期: 2018- 04
-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催乳素及术后镇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abdominisplaneblock,TAPB)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催乳素(prolactin,PRL)和术后镇痛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择期椎管内麻醉行剖宫产术的产妇50例,年龄20~40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两组产妇均于手术结束时在超声引导下行双......
作者:郭高锋;阮孝国;张加强 刊期: 2018- 04
-
barbotage注射法和单次注射法应用于剖宫产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比较
目的比较barbotage(Bbt)注射法和单次注射法应用于剖宫产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combinedspinalandepiduralanesthesia,CSEA)时产生的感觉及运动阻滞效果、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法100例足月产妇,20~40岁,ASA分级Ⅱ级,于L2~L3在CSEA下行剖宫产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Bbt注射法组(B组)......
作者:汪愫洁;景宇淼;徐铭军 刊期: 2018- 04
-
腹主动脉球囊置入对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出血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分娩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患者148例,根据是否接受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分为两组:研究组75例,术前安置腹主动脉球囊、术中临时阻断腹主动脉血流;对照组73例,不安置腹主动脉球囊.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手术时间、尿酸、肌酐及尿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术中平均出血......
作者:袁唯佳;何开华 刊期: 2018- 04
动态资讯
- 1 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与吗啡耐受关系的新进展
- 2 细胞周期末期促进复合物及其调节亚基Cdh1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 3 氯胺酮炎症调节作用围术期应用进展
- 4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坏术中脑氧代谢及近远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 5 K+通道调控剂对与镇痛有关药物的抗伤害性感受的影响
- 6 右美托咪定用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纤维鼻咽镜检查的可行性研究
- 7 脑电双频指数-靶控输注注射泵闭环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效益研究
- 8 围术期应用流式细胞术监测血小板活化功能
- 9 筛选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小窝蛋白-1表达的小干扰RNA及其毒性检测
- 10 活性氧在持续性疼痛中枢敏化中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
- 11 异丙酚促进成年神经干细胞增殖并上调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的磷酸化水平
- 12 自噬及其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
- 13 重症监护室内急救插管预氧合的研究现状
- 14 不同剂量μ受体拮抗剂CTOP对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影响
- 15 吗啡预处理对缺血性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 16 右美托咪定对布托啡诺术后自控镇痛的消耗量的影响
- 17 右美托咪定对术后老龄小鼠海马组织caspase-3、Bax表达的影响
- 18 布比卡因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或右美托咪定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影响
- 19 单肺通气技术的研究现状
- 20 脑缺血预处理神经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