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761/R
邮发代号: 28-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378
- 国内刊号:32-1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
异氟醚减少心脏手术对心室肌复极的影响
目的观察异氟醚预处理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QT离散度(QTd)的变化和意义.方法20例瓣膜置换术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预处理组(Ⅰ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于麻醉后(T1)、主动脉开放后15min(T2)、2h(T3)、24h(T4)时间点取血样,检测血清CGRP、ET、ANP、cTnI;另于术前、术后第1、3天记录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定各QTd和QT离散度校正值(QTcd).结果术后......
作者:黄飞;丁红;郑利民;王明玲 刊期: 2005- 02
-
对行肝脏移植手术的肝肾综合征病人麻醉处理的探讨
目的通过观察合并肝肾综合征(HRS)病人行肝脏移植术中应用体外静脉-静脉(V-V)转流与非转流以及连续输注多巴胺等处理对围术期肾功能的影响,探讨HRS病人肝移植术中的肾功能保护方法.方法30例合并肝肾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A(n=15)、B(n=15)2组,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肝脏移植术.术中加强血流动力学、尿量、体温等监测,术中各时期及术后24h测定血浆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水平.其中A组建立......
作者:夏杰华;黄文起;肖亮灿;黑子清;徐康清;窦云凌;朱艳玲 刊期: 2005- 02
-
脓毒症相关因子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基因多态性在脓毒症、MODS等炎症反应紊乱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因多态性是决定人体对应激打击和感染的易感性与耐受性、临床表现多样性及药物治疗反应性差异的重要内在因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炎症反应中的一些关键分子的基因多态性在很大程度上确定着患者的命运,现就此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吕欣;李泉;俞卫锋 刊期: 2005- 02
-
小儿瑞芬太尼药动学及临床研究进展
新型超短效的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已经在成人临床麻醉中应用,但瑞芬太尼应用于小儿麻醉的报道极少.现就瑞芬太尼用于小儿的药代动力学和临床药效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悦;杭燕南 刊期: 2005- 02
-
阿片样物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疼痛作为一种应激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吗啡本身可造成免疫功能抑制,从而吗啡在进行镇痛治疗时,特别对于那些有潜在免疫功能受抑的病人,是一个需慎重考虑的问题,处理好疼痛、镇痛药物、免疫三者之间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曲马多作为一种新型的中枢镇痛药物,对机体存在与吗啡不同的免疫调控作用,现就两者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邹望远;郭曲练 刊期: 2005- 02
-
术后镇痛对机体应激反应的调控
围术期应激反应包括神经、内分泌、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变化,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和转归.术后镇痛对机体应激反应的调控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现就应激机制、应激评估指标及术后镇痛方法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等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韩传宝;钱燕宁;周钦海 刊期: 2005- 02
-
中枢炎性细胞因子与认知功能损害
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调节大脑的功能.IL-1、IL-6、TNF-α是典型的促炎细胞因子,近年研究发现中枢内这些促炎细胞因子可影响认知功能,并参与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应激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
作者:徐静;万燕杰;曾因明 刊期: 2005- 02
-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临床应用
区域神经阻滞如果定位准确、麻醉效果确切,对患者有全身影响小和术后镇痛时间长等优点.近年在穿刺方法和临床应用方面有较大的改进,就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应用解剖、神经定位方法特别是神经刺激器的使用、临床适应证、操作方法及术后镇痛进行了综述.......
作者:肖洁;王祥瑞 刊期: 2005- 02
-
NMDA受体与吸入麻醉药的镇痛作用的关系
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吸入麻醉药镇痛作用与NMDA受体有密切的关系,现就NMDA受体与吸入麻醉药镇痛作用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杭黎华;戴体俊;曾因明 刊期: 2005- 02
-
浅低温抑制脑缺血神经元凋亡的机制
浅低温是一近年来研究较多且疗效较为肯定治疗脑缺血的措施,但其确切作用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凋亡参与缺血性脑损伤,且加重损伤程度.近年研究发现浅低温可多途径多靶点抑制缺血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减少神经元延迟性死亡(PND)而产生脑保护作用.现就浅低温抑制脑缺血神经元凋亡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陈秀侠;李军;曾因明 刊期: 2005- 02
动态资讯
- 1 吗啡的免疫抑制研究
- 2 海人藻酸受体在伤害性反应中的作用
- 3 术中输注醋酸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的影响
- 4 血液稀释与控制性降压的联合应用
- 5 单肺通气与一氧化氮
- 6 脑和脊髓微透析技术的理论、方法和应用
- 7 电针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小鼠海马组织微RNA-223的影响
- 8 紧闭法吸入麻醉的不同洗入流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 9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患者清醒状态下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临床研究
- 10 右美托咪定联合异丙酚对等效剂量芬太尼和舒芬太尼诱发呛咳的影响
- 11 反应曲面模型在麻醉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 12 全身麻醉与区域麻醉技术对部分手术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 气道炎症中p38MAPK及核因子κB对一氧化氮合酶的调控
- 14 便携式超声引导桡动脉置管
- 15 脑电双频指数及凝血功能对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老年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评估
- 16 急性肺损伤标志物Claudins的研究与展望
- 17 术后谵妄神经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 18 中性粒细胞凋亡调控在炎症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 19 机械通气导致的细胞因子释放与相关肺损伤
- 20 乌司他丁和地塞米松对脂多糖致大鼠急性肺损伤肺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