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761/R
邮发代号: 28-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378
- 国内刊号:32-1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
静脉麻醉药物群体药代学、药效学研究近况
群体药代学与药效学研究即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群体分析法,它定量地考察患者群体中药物浓度的决定因素,常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为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几种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进展一并综述.......
作者:张兴安;李复金 刊期: 2004- 01
-
异氟醚和冠心病
异氟醚是我国使用较广泛的挥发性麻醉药,对于减轻心肌缺血、心肌顿抑和缩小梗死面积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卞金俊;朱文忠;邓小明 刊期: 2004- 01
-
腺苷在外周和脊髓的释放及对疼痛的调节
腺苷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调节因子,通过作用于细胞外腺苷A1、A2A、A2B和A3受体调节多种细胞功能.在脊髓组织,递质释放引起的神经细胞去极化、腺苷激酶、腺苷脱氨酶活性降低,均使腺苷释放增加;细胞外核苷酸可水解为腺苷.在外周组织,炎症引起神经元及其他多种细胞释放腺苷.腺苷抑制痛觉信号在外周和脊髓的转导及某些药物引起的炎症反应.......
作者:袁维秀;张宏 刊期: 2004- 01
-
可卡因滥用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概述可卡因滥用的药理学基础及相关并发症,以及可卡因滥用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要点.......
作者:李文献;邓小明 刊期: 2004- 01
-
地氟醚不良反应的再认识
地氟醚由于其交感活性和产生一氧化碳,所以临床麻醉医生在运用地氟醚时有所顾虑.停止吸入地氟醚后加大吸入新鲜气流量,定时更换二氧化碳吸收剂以及使用新的吸收剂可避免一氧化碳的产生;联合运用阿片类药物、降低地氟醚吸入浓度可避免地氟醚的交感活性.......
作者:邵建林;黄青青 刊期: 2004- 01
-
雾化吸入前列环素I2治疗肺动脉高压新进展
PGI2具有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静脉注射PGI2在降低肺动脉压的同时对体循环动脉压影响很大,且有很多副作用,如头痛、眩晕、腹痛、流感症状、恶心呕吐及心率失常等.但吸入PGI2具有明显选择扩张肺血管的作用而对体循环动脉压影响不大,并成功地用于处理不同类型的肺动脉高压,如ARDS、心肺转流术后或右心衰伴肺动脉高压等.本文综述近几年来吸入PGI2处理肺动脉高压的新进展.......
作者:张生锁;吴新民 刊期: 2004- 01
-
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小儿麻醉中应用的进展
异丙酚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静脉麻醉药,靶控输注较间断给药和持续给药方式精确地维持合适的有效浓度.因小儿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药效学反应与成人有别,因此应根据小儿人群的参数来设定靶控输注的目标浓度并根据麻醉和手术刺激,及时调整麻醉深度.......
作者:李广明;李军;曾因明 刊期: 2004- 01
-
老年人阿片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进展
老年人口的增多,使麻醉医师必须重视老年病人麻醉药物使用的特殊性.阿片类药物是麻醉中常用的镇痛药物,掌握了老年人阿片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才能使其临床应用更为有效合理.......
作者:周仁龙;王珊娟 刊期: 2004- 01
-
死亡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死亡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是诱导细胞凋亡的外在途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出现TNFR1和TNF、Fas和FasL以及NF-κB的表达上调和/或活化.综述这些变化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关系,为更好的治疗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吴刚;薛荣亮 刊期: 2004- 01
-
脑外伤后神经细胞功能障碍的机制
创伤性脑损伤后受损区的神经元细胞常可发生继发性损伤,其机制包括细胞凋亡、兴奋性氨基酸的作用、钙离子的作用等,并且在动物模型上都得到了证实.......
作者:陈佳瑶;唐辉毅;周守静 刊期: 2004- 01
动态资讯
- 1 围手术期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 2 血小板活化因子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3 气腹性肺损伤的机制与防治策略
- 4 全麻药对幼龄动物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 5 改善硬外膜外注0.1%罗哌卡因作分娩镇痛的效果
- 6 非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在脓毒症致肺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 7 闭环靶控静脉输注下不同麻醉镇静深度对择期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
- 8 氙气麻醉
- 9 右美托咪定对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 10 非停跳冠脉搭桥术中氧供和氧耗的变化
- 11 4%琥珀酰明胶溶液术前扩容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液高黏状态的改善作用
- 12 七氟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
- 13 基因编辑技术和光遗传学技术联合钙成像在疼痛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14 Shikani在临床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 15 脊髓环氧合酶与术后疼痛
- 16 mGluR5-Homer复合体与疼痛
- 17 罗格列酮对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 18 胆碱能抗炎通路的炎症调节机制及其作用
- 19 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进展
- 20 c-Src激酶对脂多糖致炎过程中occludin蛋白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