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761/R
邮发代号: 28-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378
- 国内刊号:32-1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术前心脏危险系数评分
术前进行心脏危险系数评分,对于心脏手术患者及非心脏手术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术前心脏危险系数评分法,并初步探讨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作者:董辉;熊利泽 刊期: 2002- 01
-
全麻下超快速脱毒研究进展
全麻下超快速脱毒是在快速脱毒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门新技术,与传统脱毒方法相比,具有脱毒时间短、脱毒率高、患者依从性好,复吸率相对较低等一系列优点.本文就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临床可行性等予以综述.......
作者:唐昱英;刘斌 刊期: 2002- 01
-
肌松药与支气管痉挛
肌松药可以通过毒蕈碱样作用或者组胺释放作用引起支气管痉挛,不同肌松药对M2和M3受体有不同的亲和力,肌松药在不同剂量下也可以通过M2和M3受体作用增加或减少支气管痉挛的发生.不同肌松药有各自的组胺释放特性,也和支气管痉挛的发生有关.......
作者:闻大翔;杭燕南 刊期: 2002- 01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外科和麻醉进展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发展至今,由于非体外循环搭桥术(OPCABG)减少了对人体的干扰,故其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就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各方面的进展,包括外科技术、麻醉技术以及OPCABG的优越性作一综述.......
作者:凌滨;胡小琴 刊期: 2002- 01
-
麻醉信息管理系统
在当今的临床麻醉实践过程中,麻醉医生每天都要面临巨大的信息流,传统的纸张记录和手工处理,已远不能适应现代麻醉学快速发展的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麻醉学领域的巨大信息流实行数字化管理,已成为现代麻醉学科建设的标志.本文就麻醉学领域的信息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作者:周青山;黄海波 刊期: 2002- 01
-
静脉全麻药的心肌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静脉全麻药对循环功能有程度不同的抑制作用,本文综述了静脉全麻药对心肌的直接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作者:张莹;庄心良 刊期: 2002- 01
-
ATP、P2X受体与痛觉通路
ATP不仅是一种贮能、供能物质,还是一种重要的神经调质.ATP门控的离子通道受体(P2X受体)广泛分布于与伤害性信息传递有关的外周或中枢神经细胞中,它们与伤害性刺激的感受及传递关系密切.本文就ATP介导的初级感觉神经元激活及P2X受体在其中的作用、功能特性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猛;庄心良 刊期: 2002- 01
-
c-myc原癌基因与心肌损伤
c-myc原癌基因属早期表达基因,其转录和翻译产物作为第三信使调节靶基因的表达,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c-myc基因表达与心肌损伤有密切关系,并在心肌损伤过程中表现出细胞类型特异性、刺激信号特异性和时间依赖性的特点.......
作者:卢中平;王祥瑞;孙大金 刊期: 2002- 01
-
全麻药对GABAA受体和甘氨酸受体的作用
近10年来的研究表明全麻药能直接作为递质门控通道的变构调节剂.通过利用多种麻醉药对同一家族的抑制性氨基酸受体的比较性研究,提出了全麻药作用于递质门控离子通道结构的新观点.......
作者:茆庆洪;庄心良 刊期: 2002- 01
-
全麻药对NMDA受体的影响
全身麻醉药应用已有100多年,但其作用机制仍不甚清楚.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方法的广泛使用使全麻机制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目前发现全麻药仅与中枢神经系统中少数的作用靶位相结合而发挥作用,并进一步证实这些靶位主要是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包括NMDA、GABAA和甘氨酸通道等[1].......
作者:焦志华;庄心良 刊期: 2002- 01
动态资讯
- 1 右美托咪定对原位肝移植患者麻醉诱导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2 二氮嗪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3 脾脏树突状细胞在全身性感染中的变化及治疗意义
- 4 全麻意识消失的神经生理机制
- 5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 6 腹腔镜-胆道手术后-急性肺损伤
- 7 胃泌素释放肽在炎性疾病中的作用
- 8 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续)
- 9 在罗哌卡因腰麻下实施剖宫产
- 10 新型气管插管器具发展的新特点
- 11 吸烟与麻醉并发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12 初级感觉神经元钾通道与慢性疼痛
- 13 脂多糖抑制小鼠肺成纤维细胞自噬的观察性研究
- 14 体外循环触发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机制
- 15 两例冠脉搭桥同期肺癌手术患者的麻醉管理
- 16 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合理输血
- 17 神经免疫调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 18 血管外科手术病人中的血小板基因多态性和心脏风险评估
- 19 氯胺酮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 20 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