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761/R
邮发代号: 28-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378
- 国内刊号:32-1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及其两种计算模式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在麻醉/镇静深度监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其两种计算模式即MTAmodel与ARXmodel的有关原理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何日辉;葛圣金;赵凯;庄心良 刊期: 2003- 03
-
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监测及其临床应用
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可反映全脑氧供需平衡。本文介绍SjvO2监测的生理和方法,以及在心血管手术、神经外科手术和脑外伤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作者:彭章龙;于布为 刊期: 2003- 03
-
血清S100β蛋白与心脏手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S100β蛋白是一种可溶性的酸性钙结合蛋白,富含于胶质细胞和雪旺细胞中。近研究认为血清中S100β蛋白可作为心肺转流与心脏手术后CNS损害的早期敏感标志物,监测其血清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心肺转流与心脏手术后CNS损害的早期发现、诊断和预后评估。......
作者:杨又春;杨晓明;毕好生 刊期: 2003- 03
-
脑电双频谱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用于监测麻醉深度的比较
本文就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index,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uditoryevokedpotential,AEPindex)的监测原理、镇静监测、体动监测及应用的局限性等进行综述并将二者进行比较,旨在为临床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减少术中觉醒的发生。......
作者:牛悦峰;赵俊 刊期: 2003- 03
-
麻醉药心肌保护的线粒体K(ATP)通道机制
线粒体膜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在心肌缺血预处理及麻醉药预处理中起重要作用,mitoKATP通道的开放可能是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终效应器。麻醉药通过活化或抑制mitoKATP通道活性而影响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李敬远;曾因明 刊期: 2003- 03
-
心肌缺血预处理研究的新进展
心肌缺血预处理是指心肌经过一次或反复多次的短暂缺血/再灌注后,通过激活心肌内源性保护机制来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早期和延迟两个保护时相。关于其发生机制,目前逐渐形成了“触发剂-调节介质-终末效应器”理论体系。这对于临床MIRI的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英;王泉云 刊期: 2003- 03
-
MLA预处理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MLA预处理可以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提供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MLA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的新动态。......
作者:魏珂;闵苏 刊期: 2003- 03
-
麻醉药等心肌预处理作用的若干研究进展
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在麻醉药及麻醉相关药物预处理、心肌预处理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几方面的若干研究进展,并尝试探讨了目前心肌预处理存在的问题、局限性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伍静;姚尚龙 刊期: 2003- 03
-
粘附分子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进展
粘附分子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介导机制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叙述了与再灌注损伤有密切关系的粘附分子分类、粘附分子三大家族即选择素超家族、整合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别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引起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增加与核因子的关系以及其他引起粘附分子表达增加的机制。......
作者:朱彪;薛张纲;蒋豪 刊期: 2003- 03
-
心肌缺血预处理的机制和诱发策略分析
心肌缺血预处理的机制涉及广泛,但终的效应器被认为是线粒体上的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实验室和临床实验均能够通过多种方法诱发这种心肌保护反应。......
作者:顾虎;李士通 刊期: 2003- 03
动态资讯
- 1 乌司他丁在手术中对机体的保护作用
- 2 针刺对心肺复苏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 3 全身麻醉药与脑氧供需平衡
- 4 影响患者麻醉满意度的相关因素
- 5 氯胺酮复合乌司他丁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 6 神经源性炎症与器官损伤
- 7 mGluR5-Homer复合体与疼痛
- 8 巴林顿核调控排尿反射与术后尿潴留的关系
- 9 支气管封堵器用于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 10 麻醉药对发育期大脑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 11 物理方法用于局部麻醉药快速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
- 12 缩血管药物在产科麻醉中的研究进展
- 13 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路径及其肝脏保护作用进展
- 14 氯胺酮拟精神症状及抗抑郁作用研究进展
- 15 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 16 经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脐以下手术中的使用
- 17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2B亚单位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 18 术后恶心呕吐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现状
- 19 间歇正压通气对失血性休克犬循环功能和机体氧供需失衡状况的改善效应
- 20 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与传统盲探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肥胖患者效果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