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761/R
邮发代号: 28-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378
- 国内刊号:32-1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不同剂量5-HT3受体拮抗剂托烷司琼对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5-HT3受体拮抗剂托烷司琼(Tropisetron)对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作用时效,以寻求一种比较理想的止吐药物及合适的剂量预防和减少PONV的发生.方法择期上腹部吸入全麻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双盲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恩丹西酮8mg组(B组),托烷司琼2mg(C组)及5mg(D组),每组各30例.术毕观察给止吐药至第1次出现恶心呕吐的时间、各组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人......
作者:徐康清;王彪;黄文起;何广芬;江南;李冬菊 刊期: 2005- 01
-
哌替啶对大鼠齿状回星形细胞形态和GFAP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哌替啶对SD大鼠齿状回星形细胞形态和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单次注射不同剂量哌替啶24h后及以8mg/kg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经心脏灌注、取脑.GFAP免疫组化,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测定齿状回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及体视学参数.结果①小剂量哌替啶对大鼠齿状回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及其GFAP表达无影响,大剂量(>8mg/kg)时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单位......
作者:高永涛;曾因明;丁锦云;高宜录;姚健;王晓冬 刊期: 2005- 01
-
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对大鼠认知功能影响的初步探讨
目的观察大鼠中度低温体外循环(CPB)后认知功能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PB组(n=6)、假CPB组(Sham组,n=4)及单纯麻醉组(n=4).所有动物在咪唑安定、芬太尼麻醉后经口插管控制呼吸.CPB组和假手术对照组置入颈静脉流出管和尾动脉输入管,肝素抗凝(500U/kg).CPB组采用中度低温CPB(26℃~28℃),经尾动脉灌注、颈静脉右心房-腔静脉引流,灌流量160ml·kg-1·......
作者:张挺杰;闻大翔;杭燕南 刊期: 2005- 01
-
B型γ-氨基丁酸受体及其应答机制
B型γ-氨基丁酸受体(GABAB受体)是γ-氨基丁酸受体(GABA受体)的一种亚型,通过G蛋白耦联调节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代谢.它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在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严蓉;古存;朱珊珊;曾因明 刊期: 2005- 01
-
咪唑安定对气管平滑肌舒张作用的研究
咪唑安定对气管平滑肌有直接舒张作用,作用机制主要和抑制电压依赖性钙通道,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有关;对PKC信号转导系统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咪唑安定雾化吸入有引起支气管痉挛的可能.......
作者:周钦海;傅诚章;钱燕宁;沈健藩 刊期: 2005- 01
-
麻醉药物对高亲和力谷氨酸转运体作用的研究进展
高亲和力谷氨酸转运体是中枢神经系统中谷氨酸浓度的重要调节者,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它与麻醉及麻醉药物的脑缺血保护作用有关.......
作者:储晓英;薛庆生;于布为 刊期: 2005- 01
-
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对炎性反应的影响
咪达唑仑和丙泊酚是2种常用的镇静催眠药、麻醉药,广泛应用于各种麻醉和ICU镇静.现就这2种药物对细胞因子和中性粒细胞的调节作用作一综述,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
作者:范隆;王国林 刊期: 2005- 01
-
神经系统缝隙连接及其调节
神经系统神经元、胶质细胞以及相互之间存在由不同缝隙连接蛋白家族构成的缝隙连接(gapjunction,GJ).GJ是神经元功能活动同步化的结构基础,对维持神经细胞内外环境稳定及神经元正常功能中起重要作用.GJ功能受到外界理化环境(如电刺激、PH值、胞内Ca2+)、神经递质/调质以及外源性化学物质包括部分麻醉药物的调节.......
作者:许学兵;姚尚龙;佘守章 刊期: 2005- 01
-
分子磁共振成像在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分子磁共振成像(molecular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MRI)是活体状态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应用磁共振成像原理对生物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新技术,能够对移植的细胞进行可视化追踪,可用于观察病变区神经再生情况.现就近年来分子磁共振成像在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项红兵;朱文珍;招伟贤 刊期: 2005- 01
-
脓毒症与线粒体损伤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供应站、钙离子浓度的调节器、细胞死亡的执行者.脓毒症中细菌毒素的直接损害、免疫损害、氧自由基损害使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引起线粒体钙超载、呼吸功能障碍、凋亡、DNA损伤,终使ATP合成受阻.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凋亡调控系统激活,发生细胞凋亡.......
作者:谭华;简道林 刊期: 2005- 01
动态资讯
- 1 不同麻醉方法对活体供肾肾移植患者围术期肾功能的影响
- 2 乳酸穿梭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 3 异丙酚促进睡眠剥夺恢复
- 4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非肾脏疾病中应用
- 5 吸入麻醉临床应用进展
- 6 欧美国家对ARDS的流行病学研究
- 7 α7亚基烟碱能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后处理减轻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佳干预时间的实验研究
- 8 脊髓水平钾氯离子协同转运体2在尼古丁戒断大鼠痛觉过敏中的表达
- 9 脑电双频指数评估心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研究进展
- 10 右美托咪定辅助强化麻醉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时的效果观察
- 11 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的影响
- 12 口腔左角喉镜入路可减少喉头暴露困难
- 13 PET在全麻机制研究的应用
- 14 病态肥胖患者胃减容术的麻醉管理
- 15 围手术期红细胞功能与患者转归
- 16 术后镇痛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 17 右旋氯胺酮在成年人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 18 损伤控制性液体复苏用于重度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效果观察
- 19 失血性休克对肠道炎症反应和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影响
- 20 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