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761/R

邮发代号: 28-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378
  • 国内刊号:32-1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6年第6期文章
  • 吗啡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小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缺血性脑损害可导致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1],如中风和脑外伤.近有研究显示阿片类可减弱谷氨酸盐和缺氧诱发的神经死亡,而吗啡是广泛用于临床急性和慢性疼痛的阿片类药物,吗啡预处理可否诱发脑神经元的缺血耐受力,我们使用大鼠的小脑薄片,在体外以氧-糖剥夺法模拟缺血作一探讨.......

    作者:刘霞;赵希敏;王井红;李洪;唐新龙 刊期: 2006- 06

  • 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罗哌卡因属含单一异构体S-罗哌卡因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毒性小[1~3],小剂量应用具有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4]以及高清除率[5]等特点.近年来已被推荐作为硬膜外连续输注术后镇痛的局麻药[6].阿片类受体激动剂与局部麻醉药联合应用于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各自用药量,从而降低两类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作者:周全军;张小洺;姚尚龙 刊期: 2006- 06

  • 静脉输注米力农抑制慢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使用苯肾上腺素后的肺动脉压增高

    慢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施行心脏手术时,由于其心功能较差,长期进行利尿和术前禁食使血容量不足等原因,在麻醉诱导的过程中可发生血压过低,此时常用α受体激动剂苯肾上腺素提升血压.一些有关急性肺动脉高压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报道:苯肾上腺素可以有效地升高血压,增加心输出量,同时降低肺动脉压力(PAP)和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1].然而对于慢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来说,苯肾上腺素可能增加PAP和PVRI[2].米......

    作者:刘伯飞;王英伟;申通 刊期: 2006- 06

  • 神经病理性痛对大鼠脊髓水平GABAB受体亚型蛋白表达的影响

    大量的研究表明,神经病理性痛等慢性疼痛状态可导致脊髓背角一系列神经递质和神经递质受体系统发生改变.GABAB受体的改变能影响机体GABA能系统的功能,从而影响痛觉信息在脊髓背角的整合、传递和调控.GABAB受体以其两个亚型(GABAB1、GABAB2)的异二聚体形式存在并发挥功能[1,2],但新研究显示GABAB2单独也可以构成功能性的受体[3].GABAB1a和GABAB1b是GABAB1主要的......

    作者:朱珊珊;聂鑫;严蓉;曾因明 刊期: 2006- 06

  • 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乙酰胆碱(Ach)是脑内经典的兴奋性递质,作用于M型和N型胆碱受体,与大脑的多种高级神经功能有关.研究发现,脑缺血时Ach释放异常增加,若干胆碱酯酶抑制剂对神经元有损害作用[1].也有研究表明Ach可加强谷氨酸(Glu)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变性,且这种作用是通过M型胆碱受体来实现的.Glu和Ach可能在缺血性脑损伤中有放大的协同作用[2].脑内突触前N型胆碱受体激活后也能够增加包括Glu在内的多种......

    作者:纵雪梅;庞涛;许铁;耿德勤;梁高永;燕宪亮 刊期: 2006- 06

  • 阿片类药物用于抑制气管内插管副反应时合理给药时机优于药物种类和剂量的选择

    已经证明芬太尼能很好地抑制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副反应.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N-4噻吩基衍生物,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较芬太尼强,镇痛作用是芬太尼的10倍,而且作用持续时间也更长.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μ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镇痛作用与芬太尼近似、恢复迅速、无蓄积等优点,被誉为21世纪的阿片类镇痛药.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国内刚刚开始用于临床,本研究旨拟探讨其用于抑制国人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剂量......

    作者:于芸;岳云 刊期: 2006- 06

  •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色甘酸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的影响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普遍存在于创伤救治过程中[1].肠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许多有毒的氧自由基造成细胞膜的损害[2],引起远隔器官的损害,其中以肺损伤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突出.Kasacka等[3]通过大鼠实验性失血性休克/再灌注肺损伤模型,观察到肺泡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的肥大细胞,推测肠缺血/再灌后致肺损伤可能与肺内肥大细胞的增多有一定关系.色甘酸钠作为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能够稳定肥大细胞,避免其......

    作者:黑子清;甘小亮;黎尚荣;罗刚健;陈立新;蔡珺 刊期: 2006- 06

  • 线粒体Ca2+超载与缺血性脑损伤

    人们致力于脑缺血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然而其予后仍然较差.溶栓治疗仅对部分病人有效,但2/3以上的病人即使在中风发病3h内开始溶栓治疗其治疗效果仍不理想[1].缺血和再灌注时间是决定脑损伤程度的重要因素.缺血后神经细胞的死亡常延迟到缺血后数小时直到数日,临床实验表明,缺血后神经保护治疗可改善预后[2].因此,再灌注时应积极采取防止缺血后神经元死亡的保护措施.......

    作者:杨宾侠;张煜东;赵砚丽;王永利 刊期: 2006- 06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从血管形成到神经元保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jelialgrowthfactor,VEGF)是一类多功能的生长因子.它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诱导血管形成的作用,因而被应用于缺血性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心肌病和下肢缺血)的治疗,并成为近年来心血管病研究的热点之一.新近研究发现,VEGF及其受体在中枢神经组织中也有广泛分布,这引发了人们对VEGF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兴趣.本文就VEGF在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顾卫东;薛庆生;于布为 刊期: 2006- 06

  • 小剂量氯胺酮的临床应用

    氯胺酮是一种具有较强镇静及镇痛作用的静脉全麻药,术后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因此在临床应用时有一定顾虑.小剂量氯胺酮(0.1mg/kg~0.5mg/kg,Ⅳ)产生镇痛作用快速,麻醉持续时间短,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轻,副作用减少等特点,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英伟 刊期: 2006-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