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761/R
邮发代号: 28-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378
- 国内刊号:32-1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氟烷在二尖瓣置换手术中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防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具有心肌保护作用[1,2].......
作者:薄玉龙;郑方;李文志;徐咏梅;贾宾;王威威 刊期: 2006- 03
-
心肌特异性脂肪酸结合蛋白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变化
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是广泛认同的心肌损伤标记物,而心肌特异性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acid-bindingproteinhFABP)是一种新的心肌损伤标记物[1].......
作者:陈新春;朱敏敏;周钦海;钱燕宁;刘训良;傅诚章 刊期: 2006- 03
-
脊髓ERK1/2的激活参与福尔马林所致家兔胆囊痛的形成
ERK是丝/苏氨酸蛋白激酶(MAPK)家族的成员,很多刺激可使其激活成为pERK,在细胞生长、分化、增殖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永洪;张励才;曾因明 刊期: 2006- 03
-
老年人乙状结肠癌腹腔镜手术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成为现今重要的手术方式之一.目前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短期影响的报道较多,本文旨在探讨腹腔镜手术对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的较长时间的影响.......
作者:仲吉英;王汉兵;戴玥;杨承祥;肖平;王淑秋 刊期: 2006- 03
-
丙泊酚-舒芬太尼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非停跳冠脉搭桥手术的可行性和剂量探讨
靶控输注(TCI)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全凭静脉麻醉(TIVA)技术,但针对冠脉搭桥手术(CABG)这一特殊群体的实际应用方面的观察研究尚不多.......
作者:吴延;岳云 刊期: 2006- 03
-
性别和年龄对异丙酚-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下意识和疼痛反应消失EC50及BIS值的影响--多中心研究
静脉麻醉药的EC50(effectiveconcentration50,EC50)是指使50%的患者意识消失或对疼痛刺激无反应时的血浆或效应室药物浓度.......
作者:徐志鹏;刘芳;岳云;叶铁虎;张炳熙;左明章;徐铭军;郝绒绒;徐原;杨宁;车向明 刊期: 2006- 03
-
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对老年全髋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控制性降压可以减少术中出血,为手术者保持清晰术野,是麻醉科常用的技术.文献报告,青年人术中适当的控制性降压是安全的,未观察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1],但术中控制性降压对老年患者的影响尚不清楚.......
作者:刁枢;刘佩蓉;江军;王国平 刊期: 2006- 03
-
缺血缺氧后新生大鼠海马NR1-mRNA表达的变化及羟丁酸钠对其的影响
围产期窒息导致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braindamage,HIBD)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脑性瘫痪的主要原因[1].......
作者:马正良;曾因明;张研;于常州 刊期: 2006- 03
-
间歇正压通气对失血性休克犬循环功能和机体氧供需失衡状况的改善效应
失血性休克在急症医学尤其是野战外科学中比较常见.处理及时,方法得当,会收到较好效果.否则,会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观察了间歇正压通气(IPPV)施行,撤离对失血性休克犬循环功能的影响,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借鉴.......
作者:孙立;张宏 刊期: 2006- 03
-
远程预缺血的心肌保护机制
预缺血(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是指一次或多次短暂重复器官缺血再灌注,能提高心肌对后续发生的较长时间缺血的耐受性,被认为是迄今强有力的内源性心肌保护措施.......
作者:施节娟;吕国义;邓迺封 刊期: 2006- 03
动态资讯
- 1 地佐辛、芬太尼两组配伍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Meta分析
- 2 超声技术应用于气道管理的研究进展
- 3 胸段硬膜外麻醉的非镇痛作用
- 4 自体血回输应用于严重创伤的研究进展
- 5 急性脑卒中患者行胃窦癌根治术的麻醉管理
- 6 高张-高胶渗混合液对脂多糖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 7 Na+/H+交换蛋白-1抑制剂HOE-642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 8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的术后镇痛效果和安全性Meta分析
- 9 超前镇痛与背根神经节外周敏感化
- 10 线粒体Ca2+超载与缺血性脑损伤
- 11 IL-6、IL-8对心内直视手术后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 12 围术期血液保护策略的研究进展
- 13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 14 1例未预计的前列腺副神经节瘤手术的麻醉处理
- 15 吸入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 16 barbotage注射法和单次注射法应用于剖宫产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比较
- 17 多巴胺与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元凋亡
- 18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及麻醉药影响
- 19 麻醉学科的组织构架与内涵建设
- 20 ATP敏感性钾通道及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