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761/R
邮发代号: 28-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378
- 国内刊号:32-1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
在冠脉搭桥手术中回输自体新鲜冷冻血浆未能减少失血及输血量
......
作者:蔡大升;魏占军 刊期: 2002- 01
-
体外循环后肺损害
体外循环后肺损害主要表现为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肺内分流、肺血管阻力、静态和动态顺应性增加,肺通气/血灌流失调,严重者引起ARDS.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激活的白细胞与肺血管内皮细胞及肺上皮细胞粘附并分泌炎性介质;同时补体、炎性介质和缺血再灌注也可激活内皮细胞.这一过程终导致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的完整性破坏,使血浆、白蛋白和激活的白细胞进入肺组织间隙和肺泡腔,从而造成肺损害.目前主张通过调控炎性反应过程来......
作者:彭章龙;于布为 刊期: 2002- 01
-
新生儿复苏的近代观点
国外近年来有关新生儿复苏的近代观点,就新生儿复苏的步骤、呼吸道及呼吸管理、胸外心脏按压、药物的使用及复苏后的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肖亮灿;李健予;黄文起 刊期: 2002- 01
-
中枢神经系统缺血缺氧损伤模型
中枢神经系统缺血缺氧损伤的研究在近年倍受关注.模型方法的建立是研究的关键环节,每种模型各有其不同的优缺点和针对性,本文就目前常用的缺血缺氧模型种类、建立方法及检测指标加以综述.......
作者:朱波;薛玉良 刊期: 2002- 01
-
脑缺血性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
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是脑发育进程中受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严格控制和调节、导致神经元死亡的一过程.脑缺血导致细胞发生PCD是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必然结果之一.近来对Caspase家族、Bcl-2家族、线粒体和其它一些分子的新研究和进展表明它们均介入到这一过程中,对它们的全面认识和了解有助于解决PCD的分子机制.......
作者:李军;曾邦雄 刊期: 2002- 01
-
上世纪90年代脓毒症病理机制若干研究进展
脓毒症主要是由内毒素介导的全身过度炎性反应综合征,本文综述了参与内毒素致病作用的相关分子如LBP,CD14、NF-κB和ICAM-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脓毒症中的作用.......
作者:刘贵明;丁学琴;许国忠;王俊科 刊期: 2002- 01
-
与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相关的并发症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是临床上应用很广的一项有创技术,一旦操作失误或管理不当,会引起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尹君;李胜勇;周承孝 刊期: 2002- 01
-
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阶差在重症监测中的意义
因血流量降低造成全身组织细胞低氧时,混合静脉血PCO2(PvCO2)以及静-动脉血PCO2阶差(△PCO2)会出现明显增高和增大.监测重症病人△PCO2的动态变化,有助于评估全身氧供/需平衡.临床上可经中心静脉采样替代经肺动脉采样进行该项监测.......
作者:唐胜平;张新生 刊期: 2002- 01
-
重组人体活化蛋白C用于治疗严重脓毒症
20世纪后半叶,由于抗生素的应用使急性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然而,当急性细菌感染产生脓毒症并伴发休克、酸中毒、少尿或低氧血症时,其死亡率仍然较高.在美国每年约有50万例脓毒症患者,死亡率在30%~50%.......
作者:杨宾侠;陈伯銮;李德馨 刊期: 2002- 01
-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预防
缺血是常见的病理生理表现,在临床上常见于心肌梗塞、外周血管功能不全、脑卒中和低血容量休克.虽然恢复缺血器官血流是防止细胞不可逆损伤的必要条件,但是再灌注本身可能加重缺血所致的损伤.......
作者:郁丽娜;谢俊然;段满林;丁浩中;李德馨 刊期: 2002- 01
动态资讯
- 1 帕瑞昔布钠器官保护作用的研究现况
- 2 围麻醉期影响肿瘤转移和复发的研究进展
- 3 血液保护的综合措施与评价
- 4 严重创伤病人心肌肌钙蛋白Ⅰ释放的发生率及其意义
- 5 无症状型会厌囊肿围手术期气道管理
- 6 心率变异性分析用于临床麻醉监测的展望
- 7 使用与不使用氧化亚氮的低流量吸入麻醉
- 8 机械通气肺损伤的基本机制
- 9 全身麻醉下小儿皮肤温度变化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评估
- 10 瑞芬太尼、芬太尼对过度肥胖患者麻醉效果及麻醉复苏质量的影响
- 11 普瑞巴林对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 12 神经阻滞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长期效果
- 13 创伤急诊手术大量输血后血清游离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
- 14 心肌保护新策略--缺血后处理
- 15 阿片类药物减轻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相关机制
- 16 七氟醚和丙泊酚在小潮气量联合低呼气末正压对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氧合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比较
- 17 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及其临床应用
- 18 转阿片肽基因镇痛的研究进展
- 19 脂多糖诱导小鼠肺成纤维细胞有氧酵解机制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 20 靶向细胞代谢在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