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首页>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378
  • 国内刊号:32-1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1年第05期

低温暴露对失血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的影响

余莉;张成;张雪峰;张铁铮

关键词:低温暴露, 失血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氧动力学
摘要:目的 研究低温暴露对失血性休克猪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巴马小型猪16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8头):常温对照组(C组)和低温实验组(H组).2组猪均在15 min内按全身血容量的40%(即按30 ml/kg计算)匀速放血制备休克模型后,分别置于20℃~22℃常温和0℃~5℃低温环境中,监测和计算放血前和放血后4h内不同时点的肺动脉温度(pulmonary arterial temperature,TP)和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通过血气分析监测和计算乳酸(LA)、氧供(oxygen delivery,DO2)、氧耗(oxygen consumption,VO2)等氧动力学指标;记录每头猪的生存时间.结果 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HS)后4h,C组和H组TP分别从(38.97±0.57)℃和(39.75±0.71)℃下降到(37.37±0.99)℃和(35.43±1.81)℃,两组HS 120 min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发生后,C组和H组HR分别升至(193±19)次/分和(166±27)次/分,其后C组逐步下降,H组变异较小,但H组MAP和体循环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SVR)升高较快,于HS 120 min高达(120±7)mm Hg(l mm Hg=0.133 kPa)和(6 308±479)dyne· see·cm-5,而C组于HS 180 min达高值(91±7)mm Hg和(3 543±443)dyne·sec·cm-5,同时H组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CO)和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均降低更加明显;HS导致DO2和VO2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S 150 min后,H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mixed venous blood,SmvO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oxygen uptake,Ca-vO2)和氧摄取率(oxygen extraction ratio,ERO2)显著差于C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组生存状况优于H组(Log-rank检验P=0.025).结论 低温暴露使HS机体中心体温下降更快,SVR明显增高,CO更低,氧代谢紊乱更加复杂,使休克病程更快进展至失代偿期,并增加短期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