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首页>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378
  • 国内刊号:32-1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1年第04期

围术期微创监测心输出量方法的进展和临床评价

周颖;王珊娟;杭燕南

关键词:心输出量, 动脉脉搏波形, 温度稀释, Modelilow模型
摘要:背景围术期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监测是反映心脏功能的重要参数之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微创监测CO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的将围术期微创CO监测方法的新进展进行综述,客观评价其在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作用。内容概述微创CO监测方法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CO、脉波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Modelflow模型用于CO监测的基本原理,例举临床研究对比它们与Swan-Ganz导管有创CO 监测法和TEE无创CO监测法的准确性,客观评价3种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趋向围术期微创心输出量监测方法简便安全、创伤较小、准确性高并能连续测定CO及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时反映心血管系统状态并指导和治疗重危患者的麻醉与围术期处理,有利于临床应用和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