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首页>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378
  • 国内刊号:32-1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6年第11期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多巴酚丁胺佳应用时间探讨

王慧;刘金东

关键词: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多巴酚丁胺
摘要:目的 制作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模型,比较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给予多巴酚丁胺对心功能和心肌损伤的影响,以探索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后给予多巴酚丁胺的佳时间.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按完全随机法分为4组(每组9只),各组在Langendorff灌注装置上建立离体心脏I/RI模型.平衡灌注15 min,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于再灌注期采取不同处理措施.单纯I/R组(I/R组)再灌注期全程以克-亨氏(Kreb'sHenseleit,K-H)液灌注;多巴酚丁胺一组(D1组)再灌注5 min时给予多巴酚丁胺灌注30 min,其余时间以K-H液灌注;多巴酚丁胺二组(D2组)再灌注15 min时给予多巴酚丁胺灌注30 min,其余时间以K-H液灌注;多巴酚丁胺三组(D3组)再灌注25 min时给予多巴酚丁胺灌注30 min,其余时间以K-H液灌注.其中,多巴酚丁胺输注剂量均为10 μg· kg-1·min-1.记录各组平衡灌注末(T0),再灌注10 min(T1)、20min(T2)、30min(T3)、60 min(T4)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HR、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pressure,LVEDP)、左室发展压(left ventricular developed pressure,LVDP)、左室内压上升/下降大速率(the maximum rate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change,±dp/dtmax)及冠状动脉流量(coronary flow,CF).留取T0~T4各时点冠状动脉流出液,使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试剂盒测定冠状动脉流出液中LDH和CK的活性.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myocardial infarct size,MIS).Western blot法检测肌浆网钙泵(sarcoendoplasmic reticulum Ca2+-ATPase,SERCA2a)和兰尼碱受体(ryanodine receptors,RyR2)蛋白表达量. 结果 D1组在给予多巴酚丁胺后,HR、LVEDP、LDH、CK、MIS均比I/R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组、D3组在给予多巴酚丁胺后,HR、CF、LVDP、±dp/dtmax均高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DP、LDH、CK、M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多巴酚丁胺各组SERCA2a蛋白表达量和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yR2蛋白表达量则高于I/R组(P<0.05).D2组与D3组相比在给予多巴酚丁胺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鼠心肌FR 15 min时应用多巴酚丁胺要优于其他时间点.在这一时间点用药可以及时而有效地提高大鼠HR,增加CF,改善心肌收缩功能,且不会加重心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