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首页>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378
  • 国内刊号:32-1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8年第02期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中应用肌松监测仪必要性的临床观察

王馥婧;李聪;魏骐;玄承鸾;王多友;麻海春

关键词:肌松残余, 肌松监测, 顺式阿曲库铵,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
摘要:目的 探讨PACU中应用肌松监测仪指导麻醉复苏工作的意义. 方法 选取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术后转入PACU复苏的患者,年龄20~90岁,BMI 16~28 kg/m2,ASA分级Ⅰ~Ⅲ级,术中以顺式阿曲库铵作为肌肉松弛药(肌松药).入PACU后测量拔管时(T1)、拔管后30 min(T2)和出PACU时(T3)3个时点的四个成串电刺激(train of four stimulation,TOF)比值.比较后一次应用肌松药到拔管时之间时长≤90 min的患者(≤90 min组)和>90 min的患者(>90 min组)肌松残余(residual neuromuscular blockade,RNMB)的发生率,66~90岁患者(老年患者组)和20~40岁患者(青年患者组)RNMB的发生率. 结果 共26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T1、T2和T3时RNMB发生率分别为76.7%、46.6%、21.0%.≤90 min组患者比>90 min组患者拔管时RNMB发生率高(P<0.01);老年患者组比青年患者组出PACU时RNMB发生率高(P<0.05);出PACU时TOF比值<0.9的患者比≥0.9的患者在PACU平均停留时间长(P>0.05);根据临床指征判断可以出PACU而TOF值<0.9的患者给予肌松拮抗药后, TOF比值恢复到0.9的平均时间为(9±5)min. 结论 根据临床指征决定患者出PACU时RNMB发生率较高,肌松拮抗可以短时间内拮抗RNMB,有必要在PACU中应用肌松监测仪指导患者出PA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