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761/R

邮发代号: 28-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378
  • 国内刊号:32-1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5年第7期文章
  • 吸入麻醉药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产生机制

    背景吸入麻醉药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的临床麻醉.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毒性作用,尤其是对于发育高峰期的大脑.目的探讨吸入麻醉药对幼年动物及小儿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内容吸入麻醉药具有神经毒性,可能会引起幼年动物学习及记忆功能的损伤,影响小儿神经发育导致认知行为障碍.目前认为其机制可能是多途径的,包括受体的影响、突触可塑性变化、脑的炎性反应和相......

    作者:谢思宁;安立新 刊期: 2015- 07

  • 医源性贫血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背景长期住院的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患者大多合并不同程度的贫血.由检查、治疗等措施造成的贫血被称为“医源性贫血”.因医源性贫血常需输血治疗,而异体输血常出现输血相关性副作用,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目的了解医源性贫血及其研究进展.内容综述医源性贫血的现状、原因、危害及预防策略.趋向对医源性贫血进行预防性干预,在保证患者原发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大程度减少异体输血,改善I......

    作者:黄娅琴;雷卫平;孙建良 刊期: 2015- 07

  • 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机制与药物防治

    背景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引起肌阵挛日益引起关注,其相关机制尚不清楚.目的就依托咪酯诱导肌阵挛的预防策略进行综述,为临床上对该副作用预防策略的选用提供参考.内容综述依托咪酯诱导肌阵挛的发生机制、易发因素、预防药物及方法,综合对比各种方法的利弊.趋向依托咪酯是一种经典的静脉麻醉药,尤其适合老年人或存在心血管疾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只有了解其诱导肌阵挛的发生机制和预防策略,才能有效避免或减少肌阵挛的发生......

    作者:文雯;王国年 刊期: 2015- 07

  • 局部麻醉药经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给药的研究

    背景临床常用局部麻醉药物的体内生物半衰期短,且局部组织的高药物浓度极易产生中枢神经和心血管毒性反应.目的综述局部麻醉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缓释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内容阐述PLGA相关研究,局部麻醉药PLGA微粒的类型与制备工艺,PLGA在不同动物实验模型的研究结果,临床研究进展及存在的缺陷和改进等四方面的相关内容.趋向局部麻醉药......

    作者:杨建藤;王丽萍;陈国忠 刊期: 2015- 07

  •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背景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aemorrhage,SAH)的主要并发症,也是造成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外较少涉及SAH并发CVS基因多态性领域的研究.目的人类对CVS基因多态性的深入研究,将会给我们在对这种灾难疾病的认识、识别和管理带来很多的好处.内容综述国内外对SAH后并发CVS基因多态性研究及其应用.趋向基......

    作者:苏长生;王丽萍;陈国忠 刊期: 2015- 07

  • 内质网应激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背景近几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URI)造成神经元凋亡的机制被广泛研究.钙离子平衡发生紊乱、活性氧生成增多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内质网内大量的未折叠蛋白质或错误折叠蛋白质的堆积,导致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reticulumstress,ERS)的发生.许多研究表明脑I/RI可以诱发ERS,进而导致神经元的凋亡.目的对近年来ERS与脑I/R......

    作者:高宇;段满林 刊期: 2015- 07

  • 长期接受慢性疼痛治疗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管理进展

    背景慢性疼痛患者往往长期接受一系列的治疗措施来控制疼痛,如因某种疾病要接受手术治疗时,这类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管理是非常棘手的.目的了解不同慢性疼痛治疗措施下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管理进展.内容分别阐述口服阿片药物、抗抑郁药、抗惊厥药,应用脊髓刺激器及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等慢性疼痛治疗措施下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管理策略.趋向对长期接受慢性疼痛治疗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管理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这类患者在围术期的舒适度及安全......

    作者:王庆贺;张宗旺 刊期: 2015- 07

  • 慢性内脏痛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背景慢性内脏痛是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FGID)和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CP)的主要症状,这种疼痛不但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其寻求医疗帮助的主要原因,但目前有关内脏痛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因而其治疗效果不佳.目的就当前慢性内脏痛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内容介绍内脏痛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神经胶质细胞......

    作者:雷卫平;孙建良 刊期: 2015- 07

  • 脊髓电刺激治疗缺血性肢痛

    背景脊髓电刺激(spinalcordstimulation,SCS)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治疗肢体缺血性疼痛,通过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痛觉传递等改善慢性缺血性静息痛、溃疡、坏疽等,但其扩张血管及镇痛的作用机制目前并不完全清楚.目的综述SCS治疗肢体缺血性疼痛的扩张血管及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内容阐述其诱导血管扩张及镇痛机制,包括通过交感神经系统调节机制、逆向激活感觉神经调节机制、抑制......

    作者:程祝强;徐霜霜;金毅 刊期: 2015- 07

  • 超声引导下三叉神经痛微创治疗技术应用进展

    背景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微创治疗和手术治疗等.目前微创治疗主要通过X线和CT引导下完成.而超声因其无射线暴露、操作简单、实时追踪等优点也逐渐获得临床医师的青睐.目的总结分析国内外现有超声引导下三叉神经微创治疗技术及研究,为开展该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内容介绍超声引导下三叉神经阻滞的定位方法、操作步骤、适应证和可能的并发症.趋向进一步对比研究超声引导下三......

    作者:郭雪娇;冯智英 刊期: 2015-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