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761/R
邮发代号: 28-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378
- 国内刊号:32-1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
艾司洛尔对瑞芬太尼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目的研究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静脉输注艾司洛尔对瑞芬太尼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将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艾司洛尔组(Ⅰ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5mg/kg,10μg·kg-1·min-1维持输注至拔除气管导管即刻,对照组(Ⅱ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毕立即实施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ati......
作者:张行;梁宁;马利 刊期: 2014- 06
-
基于DoCare信息系统的麻醉门诊实施经验与探讨
目的依靠DoCare麻醉信息系统,介绍我院麻醉门诊的工作制度和流程以及实施经验.方法麻醉门诊术前访视了解患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麻醉术后访视患者了解其麻醉效果和有无相关麻醉并发症.结果与2002年~2006年比较,建立麻醉门诊后,2008年~2012年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了0.13%(P<0.05),麻醉相关投诉率降低了1.56/万(P<0.05),麻醉医师平均工作时间减少了4.96h/周(P<......
作者:李勇帅;顾健腾;易斌;崔剑;鲁开智 刊期: 2014- 06
-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脂多糖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预先给药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的保护作用.方法气管滴注LPS5mg/kg,建立大鼠ALI模型.3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C组,输注生理盐水)、LPS对照组(L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0min后气管滴注LP......
作者:吴周晏;吉杰梅;谷万杰;刘文志;刘敬臣 刊期: 2014- 06
-
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的研究进展
背景中心静脉置管术作为临床上一项重要的诊疗操作,其应用受到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针对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venouscatheter,CvC)的许多研究发现导管尖端位置至关重要,而导管异位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目的综述定位CVC尖端的方法,旨在为临床上研究CVC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内容通过监测CVC尖端位置,可有效地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发现CVC尖端的定位,对......
作者:胡荣;余树春 刊期: 2014- 06
-
中枢炎症机制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背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cognitivedysfunction,POCD)是手术后出现的精神并发症,其发生机制不太清楚,近年来中枢炎症反应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主要综述POCD的中枢炎症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进展.内容POCD好发于老年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及阿尔茨海默病等人群,而这些人群共有的特点是处于慢性炎症的预激状态;手术创伤虽非病因且是治愈外科疾病的关键,但......
作者:杨广慧;鲁显福;钱梅;顾尔伟;李元海 刊期: 2014- 06
-
困难气道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背景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麻醉医师在困难气道的术前评估方法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实施了很多的临床实验.但是这些方法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种族差异性,何种解剖学标志和临床因素才是佳的预测指标尚存在不同的争议.目的探讨困难气道评估指标在临床实践中的可靠性及有效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参考.内容简述困难气道的定义,并对困难气道预测指标的预测能力及界值进行详细的概括.趋向麻醉医师不但要提高对困难气......
作者:王晓阳;王常松;李恩有 刊期: 2014- 06
-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体外研究模型应用进展
背景肺泡上皮细胞(alveolarepithelialcells.AECs)或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microvaseularendothelialcells,PMECs)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模型是体外研究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LI/RI)机制及保护策略的模拟模型.目的探讨模型......
作者:丁洁;张浩;晏馥霞 刊期: 2014- 06
-
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运输参与学习记忆机制的研究进展
背景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atereceptor,AMPA)受体介导中枢神经系统大多数兴奋性突触传递,其在突触后膜的运输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目的对AMPA受体在突触后膜的运输与学习记忆的关系作用进行归纳和小结.内容介绍AMPA受体运输在学习记忆的重要细胞学基础-突触可塑性的两种主要形式......
作者:王苗苗;王超;杨美华;王国林 刊期: 2014- 06
-
氧感受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进展
背景机体内存在各种氧感受器和一系列的氧感受机制以维持体内氧的稳态,以避免因氧分压(partialpressureofoxygen,PO2)剧烈改变而造成机体损害.因此人们日益关注其具体的机制.目的对已知的氧感受器及低氧感受和信号转导机制的基础研究和进展进行总结.内容分别详细阐述各类已知的氧感受器,氧感受机制和低氧信号转导.趋向低氧感受及缺氧反应的机制非常复杂,深入的研究对临床上预防、诊断和治疗缺氧......
作者:邱燕;杜桂芝 刊期: 2014- 06
-
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和电针预处理在脑保护中的研究进展
背景研究发现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proteinkinase,AMPK)和电针预处理可通过多种机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RI)发挥保护作用.目的从AMPK信号通路探索针刺预处理抗脑I/RI的作用,为脑保护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内容介绍AMPK在脑保护中的作用,阐述电针预处理的脑保护机制以及电针预处理与AMPK的关系......
作者:李园园;王明山 刊期: 2014- 06
动态资讯
- 1 药物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与展望
- 2 麻醉与眼内压的研究进展
- 3 心肌缺血预适应延迟相研究进展
- 4 非眼科手术后视力丧失
- 5 利多卡因椎管内麻醉的安全性问题
- 6 血浆热休克蛋白A12B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预后的评估
- 7 稀释性贫血对大脑影响的研究进展
- 8 七氟醚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 9 糖尿病对心肌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
- 10 替普瑞酮对组织器官的保护作用
- 11 NMDA受体2B亚基:一个潜在的镇痛治疗靶点
- 12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M在脓毒症免疫麻痹中的作用
- 13 血液滤过技术应用于系统性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
- 14 加速人才培养,把我国麻醉学科建设推向新的平台
- 15 氯胺酮对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 16 脑缺血浅低温治疗时间窗的研究进展
- 17 创伤病人输液和成分输血现状
- 18 静脉内谷氨酰胺支持下调牛磺胆酸钠诱导急性重症胰腺炎猪血浆内毒素水平及磷酸酶A2和弹性蛋白酶活性
- 19 鞘内注射辣椒素对恩氟醚和七氟醚镇痛作用的影响
- 20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调节瘙痒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