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761/R
邮发代号: 28-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378
- 国内刊号:32-1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
水溶性纳米凝脂聚合物运载siRNA沉默PC12细胞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基因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离体条件下水溶性纳米凝脂聚合物(water-solublelipopolymer,WSLP)运载小干涉RNA(smallinterferenceRNA,siRNA)沉默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1(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1,NMDAR1)基因的可行性,为在体条件下研究WSLP运载siRNA沉默NMDAR1治疗慢性疼痛等疾病打下基础.方法先合成WSLP并与NMD......
作者:于英妮;陆建华;施冲;曾因明 刊期: 2011- 05
-
七氟烷不同吸入浓度与时间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远期影响
目的评价七氟烷不同吸入浓度与时间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表达的远期影响.方法7d龄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C组)、5.1%七氟烷1.3h组(S组)、3.4%七氟烷2h组(M组)和1.7%七氟烷4h组(L组).麻醉后21d进行旷场实验和新异物体识别实验,随后采取免疫组织......
作者:朱玲玲;张良成;许清秀;赖忠盟;郭永正 刊期: 2011- 05
-
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应用及作用机制
背景近的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在维持正常内皮功能和修复损伤血管内皮发挥重要的作用.目的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EPCs移植治疗应用的现状,同时探讨了EPCs可能的作用机制.内容描述了EPCs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EPCs移植治疗的应用现状;探讨了EPCs可能的作用机制.趋向EPCs的移植治疗为血管性疾病和炎症损伤的防治提供一个以细胞为基础,内皮......
作者:曹建平;石学银 刊期: 2011- 05
-
阿片受体激动剂预处理对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背景μ、κ、δ、ε、σ及λ等多种阿片受体广泛存在于体内各器官,它们各自有其特异的内源性配体,发挥不同的生物效应,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RI)器官的保护作用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目的综述阿片受体激动剂对I/RI器官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内容阿片受体激动剂可模拟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减轻缺血/再......
作者:孔令锁;胡宪文;张野 刊期: 2011- 05
-
麻醉药对发育期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背景大量研究发现麻醉药可导致发育期神经细胞变性凋亡,但临床研究中却未能得到确证.目的就麻醉药导致发育期神经细胞变性凋亡及一些改善这些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内容麻醉药如氯胺酮、异氟烷和丙泊酚等可诱发发育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变性、凋亡,由此推测这些药物可能诱发小儿中枢神经细胞变性、凋亡,进而影响预后.近研究发现,另有麻醉药如氙、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DEX)等能有效地改善上述药物诱导的......
作者:朱子夫;王晓凑;晏馥霞 刊期: 2011- 05
-
电针刺预防胃肠道应激性黏膜损伤的机制
背景胃肠道在围手术期极易发生应激相关性的黏膜损伤(stress-relatedmucosaldamage,SRMD),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ynctionsyndrome,MOD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的就电针刺预防SRMD的可能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内容电针刺对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胃酸分泌、增加胃黏液层......
作者:董树安;余剑波 刊期: 2011- 05
-
电针预处理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背景如何减轻脑缺血损伤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预处理和缺血耐受的发现为防治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目的分析总结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预处理脑保护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文献资料.内容描述了EA预处理的发现;与“逆针灸”的关系;适宜参数和作用规律和可能作用机制.趋向EA预处理为中医“治未病”和“逆针灸”的观点提供新的证据,也为临床应用EA预处理预防脑中风......
作者:王强;熊利泽 刊期: 2011- 05
-
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的围麻醉期管理
背景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内热灌注化疗(cytoreductivesurgerywithhyperthermicintraperitonealchemotherapy,CRS-HIPEC)用于治疗腹膜表面恶性肿瘤(peritonealsurfacemalignancies,PSM)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临床应用日渐广泛.目的综述通过研究CRS-HIPEC的病理生理改变,旨在为临床麻醉医生围麻醉......
作者:吴少勇;方琰;葛圣金 刊期: 2011- 05
-
浅低温脑保护降温方法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背景低温特别是浅低温对脑缺血缺氧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降温方法近年来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目的分析总结各种浅低温降温法及其作用机制.内容浅低温降温法主要有全身浅低温降温法和局部浅低温降温法,即选择性头部浅低温降温法,每种降温法又分为无创浅低温降温法和有创浅低温降温法.浅低温分为缺血前浅低温、缺血期浅低温和缺血后浅低温,前二者又称为早期低温,而缺血后浅低温又称为晚期低温或延迟性低温.......
作者:姚文瑜;张山;姚淑萍 刊期: 2011- 05
-
右美托咪啶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
背景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是新一代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和抗交感作用.虽然DEX还未被批准用于18岁以下患者,但已有许多在小儿心脏外科使用的文献报道.目的总结DEX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近况.内容除常用于围术期重症监护治疗外,DEX在小儿心脏外科还可用于各种诊疗时的镇静、作为麻醉辅助用药、治疗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治疗阿片药......
作者:陆海松;王晓凑;晏馥霞 刊期: 2011- 05
动态资讯
- 1 休克的血流动力学机制及治疗
- 2 吗啡耐受过程中脊髓胶质细胞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3 左西孟旦在心脏外科手术的应用
- 4 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
- 5 硬膜外局部麻醉药物中添加去氧肾上腺素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初步研究
- 6 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的研究进展
- 7 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 8 三级甲等医院麻醉科亚专业设置情况现状调查
- 9 不同麻醉方法对活体供肾肾移植患者围术期肾功能的影响
- 10 血管外科手术病人中的血小板基因多态性和心脏风险评估
- 11 可乐定麻醉镇痛应用及机制
- 12 全身麻醉维持方式与苏醒期躁动关系的临床观察
- 13 吸入麻醉药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作用
- 14 肾上腺髓质素研究进展
- 15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调节机制
- 16 NO/cGMP信号转导系统与氯胺酮麻醉
- 17 超声在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 18 针刺在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进展
- 19 小儿麻醉期间心搏骤停的原因及处理
- 20 阿片类药物诱导的痛觉过敏研究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