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761/R

邮发代号: 28-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378
  • 国内刊号:32-1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9年第2期文章
  •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5),试验组1(切皮前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n=15),试验组2(缝皮时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n=15),试验组3(切皮前及术毕缝皮时均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n=15).观察手术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监测苏醒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

    作者:张兴国;张诗海 刊期: 2009- 02

  • 琥珀酰明胶与羟乙基淀粉血液稀释对患者血清电解质和血浆组胺的影响

    目的观察4%琥珀酰明胶和6%羟乙基淀粉13010.4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对患者血清电解质及血浆组胺的影响.方法选择食管癌、结肠癌择期手术60例,随机分为G、H两组(n=30).G组输注4%琥珀酰明胶15ml/kg;H组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15ml/kg.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10min开始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hypervolemichemodilution,AHH),分别在AHH......

    作者:谢海辉;张曙;石海燕;陈淼;涂业 刊期: 2009- 02

  • 缺血预处理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缺血预处理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方法,即使在小肠长时间缺血/再灌注之前,进行一次或多次短暂的缺血,再灌注过程.研究表明缺血预处理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机制复杂,尚未明确.现就缺血预处理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云胜;刘克玄;黄文起 刊期: 2009- 02

  • 针刺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针刺预处理的脑保护可能机制如下:减轻脑水肿和微血管损伤,增加脑血流量,影响缺血脑组织在病理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改变,有利于维持细胞内外离子的稳态,对抗自由基损伤及脂质过氧化反应.并影响细胞因子、神经递质及脑细胞信号转导、凋亡调节基因等;针刺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效果表现为其穴位、刺激频率和刺激持续时间上的特异性.......

    作者:王明山;周海鹏;马世龙 刊期: 2009- 02

  • 全麻状态与自然睡眠之间的比较研究现状

    伞麻状态与自然睡眠之间具有诸多相似的临床表现.如意识的消失和脑电图改变等.两者之间还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作用,包括全麻后出现的自然睡眠活动改变以及睡眠状态(如睡眠剥夺)对全麻敏感性的影响等.神经生理学研究也发现,全麻状态和自然睡眠期间的局部脑功能和神经核团的活性变化均十分相似.许多涉及睡眠的神经核团或内源性神经递质对全麻作用也同样重要.提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似的神经通路或作用机制.但实际上......

    作者:曹云飞;李建玉;吴新文 刊期: 2009- 02

  • 瑞芬太尼产生超敏现象的机制与防治

    瑞芬太尼是目前临床使用的作用时间短的μ阿片镇痛药,但临床应用中不少临床麻醉医师发现瑞芬太尼停药后可能出现痛觉超敏的现象.超敏有多种机制参与,涉及体内阿片类物质的平衡,NMDA通路的调控,α肾上腺受体的调控等.对超敏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中长效阿片药物.及选用氯胺酮、曲马多、奈福泮、加巴喷汀等非阿片类药物治疗.......

    作者:周仁龙;杭燕南 刊期: 2009- 02

  • 麻醉常用药物对异氟醚作用的影响

    异氟醚是全世界使用多的吸入麻醉药,其作用机制有许多学说,但具体的作用机制还是不明确.传统的MAC主要作用在脊髓;而其镇静、催眠等作用主要在大脑.异氟醚常与许多其他药物联合应用.阿片类药物、局麻药、苯二氮革类药物、a2受体激动剂以及其他吸入麻醉药等都能影响其催眠,麻醉和镇痛作用和其抑制记忆、反应和学习的能力.......

    作者:杨经文;刘进 刊期: 2009- 02

  •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缺氧性脑损伤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神经系统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保护因子.EPO及其受体(erythro-poietinreceptor,EPOR)在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都可表达.脑组织缺氧缺血性损伤首先激活低氧诱发因子-1(HIF-1).后者促进EPO的分泌和表达,EPO和EPOR结合引发下游信号的级联反应表现出脑保护作用,其脑保护......

    作者:李锦;王保国;韩如泉 刊期: 2009- 02

  • 新型肌松药拮抗剂sugammadex(Org 25969)临床研究进展

    此文综述sugammade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概况.文章认为sugammadex可安全有效拮抗罗库溴铵的肌松效应,其效能呈剂量依赖性.同时也可安全有效拮抗未成年人、老年人或心脏病患者、肺病患者和肾衰患者罗库溴铵的肌松效应,副作用少.与传统肌松拮抗药比较,sugammadex具有显著优势,有广泛应用前景.......

    作者:周桥灵;杨承祥 刊期: 2009- 02

  • 脑电熵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脑电熵是对脑电信号不规则性、无序性、不可预知性的量化指标.脑电熵(近似熵、Shannon熵、谱熵)是临床监测麻醉深度的良好指标.Dutex-Ohmeda公司推出的EntropyTM模块是时一域平衡谱熵,它引入了状态熵(stateentropy,SE)与反应熵(responseentropy.RE)两个参数指标.状态熵,只是覆盖了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频率范围(0......

    作者:刘金升;岳云 刊期: 2009-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