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761/R
邮发代号: 28-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378
- 国内刊号:32-1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脑红蛋白与脑红蛋白介导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脑红蛋白是新近发现的球蛋白超家族中的一员,主要表达在脊椎动物的大脑和视网膜中.脑红蛋白在生物体中的作用至今尚不明确,但它与氧的亲和性及在中枢神经元的高度表达提示其在神经元缺血缺氧反应中是重要的神经元保护因子.脑红蛋白可以使氧气更容易弥散入线粒体;与钠钾ATP酶结合并调节其活性;清除活性氧和一氧化氮;在缺氧状态下减少细胞间信号转导;诱导一些重要的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如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作者:刘超;孙善全 刊期: 2008- 06
-
失血性休克对肠道炎症反应和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影响
失血性休克发生后,肠道功能首先受损,发生细菌移位和释放各种肠源性炎症介质,能够加重器官损害和功能不全,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同时,正常不分泌血红素加氧酶-1的肠道,在失血性休克期大量表达,具有重要的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稳定的作用,可以改善重要器官的功能,降低休克发生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但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方法来促进细胞大量表达血红素加氧酶-1.......
作者:高新跃;吴长毅;庞庆丰;曾因明 刊期: 2008- 06
-
神经病理性疼痛中阿片类药物的应用
阿片类药物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药物用来治疗重度疼痛以及包括神经病理性疼痛在内的慢性疼痛.然而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阿片类药物的疗效存在争议.长期持续的运用阿片类药物容易产生耐受的现象,表现为需要增加药物剂量来维持疼痛的缓解程度.但近的几个研究都表明阿片类药物在神经病理痛中的应用是有效的.现就神经病理性疼痛中阿片类药物的耐受及应用发展作一阐述.......
作者:陈晓琳;杜冬萍 刊期: 2008- 06
-
围术期因素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可能关系
手术和麻醉后会引起认知功能障碍,尤其是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也表现为记忆减退和认知障碍.有报道称一些围术期因素,如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及有些麻醉药物的应用可能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可能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新的原因.故有必要研究围术期因素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现就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相关的围术期因素的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可能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王颖;王国林 刊期: 2008- 06
-
慢性盆腔痛的研究进展
慢性盆腔痛(chronicpelvicpain,CPP)是疼痛科和妇科门诊的常见疾病,因其病因复杂,其中有妇科方面的因素,也有非妇科方面的原因,所以诊断异常棘手,目前诊断的金标准是腹腔镜检查;CPP的保守治疗效果欠佳,临床治疗主要是以手术为主,如腹腔镜下骶前神经的切除,但现提倡多学科的治疗,如介入治疗的上腹下丛神经毁损,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李晓宏;高崇荣;杨承祥;李光仪 刊期: 2008- 06
-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与术后镇痛
氟比洛芬酯是氟比洛芬的药物前体,经过酯化作用而制成.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可以选择性聚集在手术切口及炎症部位,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阻断对内源性炎症介质的伤害性疼痛反应,从而发挥镇痛作用.氟比洛芬酯主要用于术后镇痛,在围术期应用可以减少麻醉性镇痛药物的用量,同时也减少了镇痛药物的副作用.......
作者:贺桂文;周子超;袁世荧 刊期: 2008- 06
-
针刺辅助麻醉在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针刺麻醉是一种减轻疼痛和调节病人生理功能紊乱的方法.具有止痛和镇静的作用.目前作为一种辅助麻醉的方法,用于术前镇静、术中辅助麻醉、术后镇痛、预防手术后恶心呕吐及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但对其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仍存在许多矛盾的观点,对其效能及可能的机制仍需将来做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郑丽宏;王国年 刊期: 2008- 06
-
全麻意识消失的神经生理机制
目前的研究表明,全麻药引起的意识消失是一种发生在中枢不同水平、由多个环节组成的级联反应,包括全麻药对脑干的抑制而减少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对丘脑和皮层的影响;全麻药对中脑边缘环路和丘脑皮层丘脑环的阻断和抑制作用;全麻药对顶额叶之间联系的解耦联作用;全麻药对额前皮质的抑制作用等环节.其中丘脑结构是此级联反应的中心环节,而各环节相关中枢结构之间还可通过神经元细胞群的同步化活动或神经振荡等模式进行耦联或整......
作者:曹云飞;吴新文 刊期: 2008- 06
-
全身麻醉药对脑发育的影响
随着麻醉领域的不断发展,新生儿麻醉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在脑发育高峰期,药物性阻断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或过度激动γ-氨基丁酸A型受体会诱发神经细胞凋亡.鉴于全麻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麻醉药物对脑发育的影响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其机制的阐明可能对新生儿麻醉用药的合理选用及新药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蒋燕;陈萍 刊期: 2008- 06
-
小剂量血管加压素在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进展
血管加压素应用于感染性休克可以改善组织灌注,稳定血流动力学.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在感染性休克状态下,血浆血管加压素水平的相对性缺乏与血管对血管加压素的敏感性增强.目前研究主张小剂量血管加压素与其他血管活性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感染性休克,由于缺乏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血管加压素仍是感染性休克的二线升压药.......
作者:赵明明;邱海波 刊期: 2008- 06
动态资讯
- 1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颅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 2 不同浓度七氟烷复合麻醉诱导在老年人中的应用效果
- 3 一氧化氮、cGMP和麻醉
- 4 失血性休克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
- 5 氯普鲁卡因脊-硬联合麻醉用于妇科手术
- 6 硬膜外注射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用于下肢手术镇痛的效果评价
- 7 内皮细胞转录的选择性调控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 8 BMPR-Ⅱ信号转导功能异常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
- 9 NMDA受体的调控
- 10 嗜血细胞综合征患儿全麻诱导过程中发生严重返流误吸
- 11 右美托咪定器官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 12 依托咪酯对肾上腺皮质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 利多卡因对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 14 去氨加压素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 15 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 16 以心指数/每搏指数/每搏量变异度为导向的老年患者开胸肺叶切除术液体管理的临床研究
- 17 麻醉后寒战及其防治
- 18 重视血浆扩容剂的分子量多分散性
- 19 右美托咪定辅助强化麻醉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时的效果观察
- 20 自主神经干预对脑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