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761/R

邮发代号: 28-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378
  • 国内刊号:32-1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8年第1期文章
  • 麻醉与听力损害

    多种麻醉方法可以产生听力损害,脊麻或腰椎穿刺,由于脑脊液压力改变,传递到内耳耳蜗,引起听力损害,全身麻醉可以改变中耳压力,对内耳的血供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听力;体外循环产生的微血栓阻塞耳蜗动脉也是听力损害的重要原因;其他一些麻醉方法如臂丛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等都有听力损害的报道;另外,耳毒性药物也可能引起听力损害.......

    作者:文先杰;方志源;曾因明 刊期: 2008- 01

  • PET在全麻机制研究的应用

    脑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麻醉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手段.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是一种可用于无创性脑功能研究的新技术,可以直观地反映神经元活性的变化,并在活体状况下揭示麻醉药发挥作用的中枢定位及途径.现就近年来PET在全麻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于代华;徐礼鲜 刊期: 2008- 01

  • 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

    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病机制不明确,目前没有标准的防治措施.个体因素、麻醉与手术均可影响PONV的发生,青春期后的女性、非吸烟病人、晕动症或PONV史、挥发性麻醉气体、氧化亚氮、围术期应用阿片类药物等都是明确的PONV危险因素.不同个体发生PONV的危险因素各异,发生PONV的几率也不相同,常规地给所有病人预防用药是没有必要的,而且总体效果不理想.应采用个体化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求安全、有效......

    作者:罗耀文;张雪萍;任永功 刊期: 2008- 01

  • 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研究概述

    接触脑脊液神经元(cerebrospinalfluidcontactingneurons,CSF-CNs)是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脑内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细胞.依据其与室管膜的位置关系大致可分为室管膜上、室管膜下和远位触液神经元三类.近年来对触液神经元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的研究逐渐深入,为揭示神经体液调节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研究机体复杂的调节机制开辟了新的领域.......

    作者:秦承伟;张励才;梁栋;曾因明;赵彦明 刊期: 2008- 01

  • S1OO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能否作为心脏手术后脑损伤的生化标记

    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的发生率很高,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血清S1OOB和NSE水平在体外循环期间明显升高,并认为二者可以作为脑损伤的生化标记物,预测心脏手术后的脑损伤;但也有的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现就其进行综述.......

    作者:郭克芳;姜桢 刊期: 2008- 01

  • 自体血回输的研究进展

    在临床用血日益增多的今天,血源日趋紧张,异体输血有传播肝炎、爱滋病,输错血型导致溶血等危险,血液保护已被提到日程上,自体血回输受到广泛的重视,它避免了异体输血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和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对机体影响不大,有较大的优越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液保护方法.现就其优点、适应证、禁忌症及其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蔡诚毅;马武华 刊期: 2008- 01

  • 连续腰麻的研究进展

    连续腰麻是指经蛛网下腔留置导管,分次小剂量注射局麻药,以施行脊神经阻滞,是一种主要适用于会阴、下肢和下腹部手术的较新的麻醉方法.现对连续腰麻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和探讨.......

    作者:罗艳霞;马武华 刊期: 2008- 01

  • 椎管内麻醉的镇静作用

    椎管内麻醉具有镇静作用,并能减少镇静药的用量.产生这种镇静作用的机制还不十分明确.被广为接受的是传入神经阻滞理论,但有无其他因素参与尚不明确.目前已有一定数量的对椎管内麻醉镇静监测手段、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临床合并用药的研究,通过对其分析总结,旨在引起临床工作中的重视.......

    作者:张忱;岳云 刊期: 2008- 01

  • 转化生长因子-β与新生血管形成

    文章综述近年来对TGF-β及其受体和信号传导通路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包括:两条TGF-β信号级联反应,ALK1-Smad1/5通路和ALK5-Smad2/3通路同时存在于内皮细胞表面,使TGF-β对血管新生呈现相反的作用;TGF-β作用的剂量依赖性;细胞外环境对其作用的影响以及血管新生化与脑缺血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灵芝;姜丽;曾因明 刊期: 2008- 01

  • 环氧化酶-2在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

    环氧化酶是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的关键酶.其诱导型(COX-2)受多种致病因子调节,在白细胞和脑中表达.近年来研究表明,COX-2对神经系统损伤具有调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炎症反应与自由基损伤、组织低灌流以及对神经元的直接损伤.现就COX-2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及其参与缺血性脑损伤作用的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朱波;叶铁虎 刊期: 200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