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761/R
邮发代号: 28-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378
- 国内刊号:32-1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
雷米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近况
雷米芬太尼(remifentanil)是目前新的短效μ-阿片样受体激动剂,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小儿与成人相似.可用在小儿静吸复合麻醉及全凭静脉麻醉的诱导及维持中,包括心脏及非心脏手术,控制性降压、门诊手术麻醉.但不适合小儿清醒镇静中使用.雷米芬太尼的镇痛和呼吸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型,且镇痛作用有大效应限制.临床应用须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个体化用药.......
作者:侯磊;胥琨琳 刊期: 2007- 01
-
心磷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磷脂(CL)是维持线粒体能量代谢所必需的一种磷脂,参与了众多重要生理过程.此文对CL的结构、合成和转化;在维持线粒体正常功能中的作用;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改变以及和线粒体功能的关系等作了逐一阐述,说明CL与I/R损伤导致的细胞死亡关系密切,CL量或性质的改变在细胞凋亡中处于中心地位.......
作者:戴玥;曾因明 刊期: 2007- 01
-
脊髓环氧合酶与术后疼痛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是广泛存在于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组重要的组织激素,在疼痛的产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主要的是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环素(PGI2).近年来研究发现,PG受体也存在于脊髓背根神经节,这是感觉传入神经轴索进入脊髓以及脊髓感受伤害的起始部位.行为学研究也证实,鞘内注射PGs可以引出伤害性感受反应.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是以......
作者:马越涛;王俊科 刊期: 2007- 01
-
心脏手术脑损伤监测
心脏手术后出现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开展的近红外线光谱测定、质子磁共振频谱等测定技术以及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生化指标有助于了解围术期的脑损伤状况;脑组织氧分压、颈静脉氧饱合度的动态监测可反映脑缺血和缺氧状态.......
作者:李大珍;叶茂 刊期: 2007- 01
-
恐惧条件反射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恐惧条件反射是条件性刺激和非条件性刺激联系在一起时,机体对条件性刺激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研究表明这两种刺激产生联系的关键部位是杏仁核外侧核区.当条件性刺激和非条件性刺激耦联时,Ca2+通过外侧核区突触上的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和电压门控性Ca2+通道进入神经元,引起细胞内一系列分子反应,形成长时程增强,终导致恐惧条件反射产生.......
作者:刘文义;张锦 刊期: 2007- 01
-
阿片肽与缺血性脑损伤
阿片肽及其受体系统在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尚存争议,本文综述了阿片肽及其受体系统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有助于探索阿片肽在围术期的合理应用,为缺血性脑损伤防治研究提供新方向.......
作者:方舒东;朱也森 刊期: 2007- 01
-
NMDA受体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脑缺血时,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尤其是NR2B通过酪氨酸或丝/苏氨酸磷酸化作用其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激活下游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诱导神经元兴奋毒性、细胞凋亡.其受体和非受体酪氨酸激酶途径受金属离子、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原癌基因等的调节.NMDA-R拮抗剂单独用药时可产生封顶效应,而联合用药可产生更强的神经元保护作用.......
作者:徐春红;曹红 刊期: 2007- 01
-
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损伤与促凋亡蛋白的释放
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组织器官损伤之一,细胞凋亡在肝脏I/R损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I/R导致线粒体通透性改变,由此引起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和促凋亡蛋白的释放等一系列变化,在细胞凋亡中发挥关键作用.......
作者:杜津;陶国才 刊期: 2007- 01
-
阳离子抗菌肽LL-37及其在脓毒症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阳离子抗菌肽包括防御素和cathelicidin两大类家族.hCAP-18/LL-37是迄今发现的存在于人体中唯一的cathelicidin家族成员,基因定位于3p21.3,主要表达于单核细胞、上皮细胞.LL-37是其具有杀菌活性的成分,由3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具有两亲性α-螺旋结构.体外研究显示,LL-37具有抗菌、中和内毒素、化学趋化、促进血管新生、组织修复等作用.在体研究发现,LL-37不仅......
作者:谢郭豪;方向明 刊期: 2007- 01
-
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研究进展
罗哌卡因是第一个纯左旋异构体局麻药,1999年被引进我国,目前在我国多用于外周神经阻滞和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但是在国外已是官方认证的蛛网膜下腔阻滞用药,且自引入我国以来就不断有学者进行了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现就国内外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张研;胡允梅;屠伟峰 刊期: 2007- 01
动态资讯
- 1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在危重疾病中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
- 2 123例婴幼儿快速型心律失常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麻醉管理
- 3 瑞芬太尼术毕时不同应用模式对颅脑手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
- 4 神经源性炎症与器官损伤
- 5 心肌缺血预处理的离子改变
- 6 产妇——心脏病——剖宫产术——麻醉
- 7 不同浓度七氟醚对新生大鼠性成熟期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 8 术中肺栓塞的危险因素、诊断与治疗
- 9 右室舒张末容积测量在创伤病人复苏中的应用
- 10 腰麻中的心跳骤停
- 11 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脂多糖诱导的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的影响
- 12 脊髓胶质细胞与疼痛调制机制
- 13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色甘酸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的影响
- 14 异丙酚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内游离钙和钙调蛋白活性的影响
- 15 围手术期杓状软骨脱位:原因、处理及预后
- 16 罗哌卡因连续腰麻对高龄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 17 血管紧张素Ⅱ与麻醉
- 18 右美托咪定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七氟醚用量的临床研究
- 19 七氟醚抑制突触后胆碱能突触传递而不影响短时程增强
- 20 高迁移率族蛋白1参与脓毒症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中性粒细胞的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