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3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761/R
邮发代号: 28-4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378
- 国内刊号:32-1761/R
- 出版周期:月刊
-
NMDA受体介导的体外循环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NMDA受体是兴奋性氨基酸的一种特异性受体,不仅参与突触兴奋性的传递,而且还与突触的可塑性及发育[1]、神经元变性和某些神经精神病的发展有关.NMDA介导的神经兴奋毒性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损伤中起关键性作用.在体外循环手术尤以深低温停循环后,脑部损伤作为手术后主要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质量.本文就NMDA受体介导的体外循环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力;徐志伟 刊期: 2001- 04
-
IL-6、IL-8对心内直视手术后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IL-6、IL-8是2个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在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CPB心内直视手术中,缺血/再灌注等诸多因素引起外周循环中IL-6、IL-8水平升高,且对术后心血管功能抑制和心肌损伤起重要作用,其可能机制包括趋化、激活中性粒细胞,促进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粘附;促进NO合成等.......
作者:冯智英;曾因明;陈庆廉 刊期: 2001- 04
-
一氧化氮、cGMP和麻醉
全身麻醉的确切机制尚无定论,大多认为是麻醉药作用于细胞结构和分子水平,包括受体、离子通路和第二信使系统等.从中枢神经的基本功能单位--神经元来看,发现全麻药主要是影响其突触传递功能.近来认为是一氧化氮-环鸟苷酸(NO-cGMP)信号在细胞间广泛且重要的传导,许多全麻药是通过干扰此通路来发挥作用的.......
作者:李娟;陈昆洲 刊期: 2001- 04
-
一氧化氮信息传递系统与呼吸道纤毛运动
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刺激因素都依赖于NO的介导而发挥其加快纤毛运动的作用.本文仅就有关NO信息传递系统在呼吸道纤毛上皮的表达及NO介导的纤毛加速运动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展新华;曾邦雄 刊期: 2001- 04
-
一氧化碳--心血管系统的新型信使分子
CO是一种小分子气体物质.近年研究表明,CO是一种新型的信使分子,具有舒张血管平滑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参与循环系统的神经、体液和内分泌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在心血管系统中,CO的生物学效应在维持血管张力和心肌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联发;陈奕庆;许冠荪 刊期: 2001- 04
-
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病因素及其预防
术后恶习呕吐是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关于术后恶习呕吐发病因素及其预防的研究进展.......
作者:夏明;商立军 刊期: 2001- 04
-
心肺复苏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本文介绍心肺复苏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基本观点,SIRS的分期及病理生理改变、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SIRS的基础、心肺复苏后SIRS免疫因子,心跳骤停、心肺复苏病理生理机制以及SIRS与心肺复苏关系的探讨.......
作者:姚巍;陈天铎;李培杰 刊期: 2001- 04
-
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本文综述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定义、发病状况、诊断方法、病因及机制,认为POCD是在中枢神经系统衰老的基础上由麻醉和手术诱发的神经功能减退,研究POCD具有重要的医学、社会和经济意义.......
作者:姚立农;张宏 刊期: 2001- 04
-
麻醉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及防治进展
自从RudolfVirchow首次描述了肺栓塞与外周静脉血栓的关系以来,尸体解剖学家不断地告诫人们,静脉血栓形成是外科、内科以及妇产科的常见并发症.只是近年来,人们才开始注意到麻醉可以影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可带来致命的肺栓塞.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完全意想不到的结果.本文主要讨论深静脉血栓形成与麻醉的关系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并对血栓的防治进展作一简明综述.......
作者:李慧禄;秦成伟 刊期: 2001- 04
-
体外循环后肺损伤机制研究
本文从补体激活、细胞因子释放、白细胞隔离激活并释放自由基、缺血再灌注损伤、血小板激活及微栓形成等方面阐述了体外循环后肺损伤的机制.认为体外循环后肺损伤主要涉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缺血再灌注损伤两个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阎雪彬;王明安 刊期: 2001- 04
动态资讯
- 1 预期困难气道患者喉罩辅助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的研究
- 2 丙泊酚通过上调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激活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通路抑制体外培养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
- 3 瑞芬太尼在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应用进展
- 4 肺泡上皮细胞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作用
- 5 欢迎订阅《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6 中枢神经系统钠通道可能是吸入全麻药作用的靶位之一
- 7 经鼻注氟马西尼后的血浆浓度
- 8 围术期输血
- 9 超声引导股骨近端一针两点技术在老年膝关节以下手术的应用
- 10 关于一稿两投和重复发表问题的处理原则
- 11 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并发左下肢瘫痪
- 12 抵抗素样分子-α研究的新进展
- 13 鞘内注射硫酸镁或/和吗啡对大鼠切口疼痛的影响
- 14 内质网应激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15 使用与不使用氧化亚氮的低流量吸入麻醉
- 16 心脏不停跳与停跳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临床恢复情况比较的Meta分析
- 17 连续血液净化应用于围手术期脓毒症性休克患者临床效果的研究
- 18 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前评估-围术期处理
- 19 靶向细胞代谢在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20 国内大型综合医院和儿童医院小儿术后镇痛调查